1.2008年8月生产的桶装金龙鱼色拉油(未开封)还能食用吗?

2.什么时候开始倡导低碳生活的?

3.如何理解中国当代经济形势

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_2008年食用油价格趋势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食用油,中国烹饪中少不了的一类调味品,煎煮焖炸都离不开它。而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用量和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与标准。2021年我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3.1万吨,但需求量却高达6092.5万吨,仍存在较大缺口。

而伴随着食用油需求量的日渐增加的是居民 健康 意识的提升,少油、低盐的饮食习惯正在被更多人接纳,因此胆固醇较高的话花生油正在被逐渐被玉米油、葵花籽油甚至是橄榄油所替代。这本该是多力食用油这一主打 健康 用油品牌的一大机遇,可实际上它近几年的发展,着实令人唏嘘。

食安问题频出,多力仍处复苏阶段

多力食用油自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一直以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而被消费者所熟知,而且其自称的“富含88%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葵花籽油,一直都受到一些 健康 家庭的青睐,可在2020年,多力食用油却被相关部门指出,其违规添加禁用香味改良剂乙基麦芽酚。

标称由佳格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生产、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销售的多力食用植物调和油(1.8L/瓶,2019/4/16)乙基麦芽酚检出值为50.6μg/kg;标称由佳格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北京鑫海韵通商业大楼平谷大卖场销售的多力臻宝食用植物调和油(5L/瓶,2019/5/10)乙基麦芽酚检出值为78.2μg/kg。

被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轮番点名的多力食用油,在当时一度被全面下架,自此之后,多力不仅在葵花籽油领域丧失了统治地位,其在食用油领域也开始丢失市场。因为国内消费者的一贯认知中,油是不能出问题的。

调味品类市场的口碑是最难建立的,可一旦被消费者们所熟知和青睐,那就是代代延续的事情,因此调味品企业虽然利润较低,可走的却是稳定和薄利多销的道路。而业内一霸金龙鱼,也因为疑似使用转基因原料而遭人诟病。

早在2021年年报中,金龙鱼汇总品牌旗下拥有17家拥有转基因加工资质的企业,但金龙鱼却声称自己坚持不用转基因原料,这难免令人有些疑惑。而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油脂原料价格的暴涨,金龙鱼在近期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年报中,也透露品牌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值,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饱和,食用油行业将在一个较为平缓的市场下稳步前进。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自去年金龙鱼卷入存在致癌物质的舆论之后,它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下滑:公司股价至高位累计跌超65%,市值蒸发5000多亿,并且似乎没有触底反弹的意思。而金龙鱼却在财报中辩解称,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动力不足等。但食品安全的红线,是消费者购买的底线。

食用油的安全一直被国人所重视,尤其是在建立一定的品牌忠诚度之后,一旦出现舆论风波,就会迅速流失市场占有率。多力在一个月内发生两次安全问题,已经让本身就小众的葵花籽油,变得更加岌岌可危,因此时至今日,多力仍在努力争夺自己丢失的市场份额,奈何收效甚微。

细分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却难奏效

根据天猫发布的2022年食用油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天猫常用烹饪油品类中,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规模增速同比增长了22%和10%,增长速度排在常用烹饪油品类前两名,用户在厨房用油的选择上越发青睐清淡油种,而多力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重新树立品牌口碑的机会。

多力食用油早在2019年,就开始进行多品类的布局。2020年,多力推出酱油和芝麻油;2021年推出花椒油、藤椒油、辣椒油等众多调味油品。2022年多力食用油宣布,还将陆续推出大米、料酒、醋等厨房必备产品,大有全面布局调料市场的势头,但这其中的学问可并非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食用油的原材料就已经足够复杂,除了有传统的花生、大豆、葵花籽、茶籽等,还有玉米、橄榄等等,多力在这方面自然有着较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但在大米、料酒、醋等原料多、酿造配方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多力其实是难以兼顾的,除非其用贴牌的形式来代工,否则其在前期还需要大力建设供应链体系,这对于目前急于重回市场的多力而言,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

除此之外,多力目前在营销策略上,也是不走寻常路的。与金龙鱼、福临门等传统牌子,喜爱在固定电道投放广告、在大型连锁商场做线下活动所不同,多力食用油选择的是电商+点对点的发展模式,这在食用油行业,是独一份的存在。

多力一方面与优质餐厅合作,比如在北京与一众知名餐厅合作推出“觅宴京城”系列,将营销融入场景;另一方面拥抱新零售,与盒马鲜生、京东、天猫等大型电商超市达成了战略合作,似乎要把整个市场都覆盖起来,可事实上,这个方案操作起来的难度之大,并非一星半点。

据公开数据显示,消费者食用油购买渠道多集中在大卖场或者是超市,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话,也只能接受类似于朴朴、沃尔玛等当日达的购买模式,因为消费者对于油的品质需求是很高的,从九十年代的散装油,发展到如今的精装油,便可见一斑。

超市等卖场购买的油,消费者用起来会更为安心,因为他们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在线下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品牌来购买,另一方面也是在信赖商超的品控,认为在正规渠道购买,就算出问题,也能找到责任方,而多力在餐厅与电商端发力,虽然是提升了不少的销量,但却始终没有直接触及到消费者,因此这套推广策略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在接受调研的消费者中,高达50%的居民表示,家中使用的油,一直就是那几个老牌子,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更换的,除非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多力想要依靠大餐厅的口碑、电商渠道的便利,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恐怕会遭到滑铁卢。

大打技术牌,却迎行业新冲击

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我国14亿人口每天都离不开的东西,哪怕是其中一个品类的1%,都已经能成为行业巨头了。年消费量达到3600万吨的食用油市场,只需要1%的市场份额,就是销量超过50亿的细分巨头。

在新消费时代下,在产业进化与变革的大背景下,所有行业其实都面临着大洗牌的风险。

新消费时代,新兴品牌对传统企业造成的冲击可谓是巨大的,而外卖行业的兴旺所带来的便利,无疑也为食用油市场未来的走向,蒙上了一层纱。

外卖行业的便利,让所有在外务工的中青年一族,减少了下厨的时间,并且得益于美团、饿了么两家平台的龙争虎斗,近年来外卖的价格也有所回落,这对于食用油企业而言,理应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多力食用油而言,却并非如此。

多力目前主打的是更为 健康 的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并且其自称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油的品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低的性价比。

选用100%非转基因玉米作为原料,同时用成本更高更天然的创新物理压榨工艺,保留更多营养之余,最后还通过全程充氮保鲜技术,做到“滴滴锁鲜”。这就是多力食用油引以为傲的7重精炼技术”。可在业内人士看来,食用油虽然在中国厨房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可在 科技 层面上宣传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

食用油在我国已有了很深的 历史 渊源,而传统的古法压榨手段,是许多消费者都较为认可的,其不添加任何杂质的、滴滴天然的价值,是很能吸引消费者为其买单的,尤其是现如今添加剂正逐步被人们所熟知、所避免的时候,多力食用油还在大力宣传自己的黑 科技 ,这似乎有些违背消费者的需求了。

在外卖行业+新消费盛行的时代里,买油大户基本是一些连锁餐厅、外卖大户,或者是预制菜厂家,这些商家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和普通消费者相比,对于价格是更为敏感的。多力这一不打促销、不玩性价比的品牌,几乎不会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无疑也是一种市场的流失。

不可否认的是,外卖行业中有一类较为特殊的餐种,对于油的要求是很高的,那便是轻食类。可这类餐食会更加青睐于使用茶油,或者是橄榄油等品质更高的油种,而非玉米油或者是葵花籽油,因为这两种油有着更高的溢价空间,但明显多力也不在他们的选购范围内。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注定食用油使用量大于西方,俗话也有说“油多不坏菜”,因此油也是消费者爱囤的一个产品,一旦看到熟悉的品牌在打折促销,便会毫不犹豫地下手提走,这也导致近年来许多品牌都开始玩起了低价倾销的套路。而不玩这一套的多力,截至2022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仅剩3%,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产品几乎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要如何找到品牌的闪光点,在市场站稳脚跟,绝非是一件易事,但在其他品牌都在玩价格战的时候,多力的技术牌就得打得有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在油这个,消费者追求越简单、越少添加越好的领域里,还弄得如此花里胡哨,着实是有些令人费解了。

结语

多力食用油如今身处的时代,早已不是它刚刚步入中国时的那个环境了,在尤其是在多力还出过两次安全事故的情况下,想要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心,仅靠包装的升级换代、请代言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

2008年8月生产的桶装金龙鱼色拉油(未开封)还能食用吗?

中国的物价谁说了算?美国!物价上涨老百姓的辛苦钱都哪里去了?美国!中国粮食价格谁做主?美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华金融超限战!(从而影响实体经济乃至于控制民生)读完以下内容请转载。

今年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中国的食用油零售市场又遭遇了一轮10%以上的大幅上涨,业界认为炒作等人为因素是本轮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次,部门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迅速扑灭了食用油上涨的势头。

然而,食品用油涨价的根源是不是解决了呢?业界认为未必。在中国食用油70%的批发权掌控在外企手中,仅ADM等四大国际粮商掌控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85%的产能的情况下,中国食品用油的定价权早已不在自己手里,而这也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和食品安全。

这让人们回忆起2008年春节食用油暴涨的情况。2008年春节前,食用油价暴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当时,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宣布,从2008年1月15日起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规定食用油及其他部分农产品价涨幅不准超过5%。然而,这很快成为一纸空文。即使国家动用了战略储备油应对,也无济于事。

“因为中国食用油70%的批发权掌控在外企手中。仅ADM等四大国际粮商就掌控了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85%的产能。”20多年研究流通渠道的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谢秉臻介绍,占食用油市场60%份额的金龙鱼100%是外资,连中国最大花生油供应商鲁花的总代理权也在外企手里。

“外资控制了食用油渠道,不让涨价,就断供。”谢秉臻说,外资食用油巨头先断供深圳,接着,2008年春节时,整个珠三角都开始闹食用油荒。随即,食用油荒迅速蔓延了全国各大城市。

外资操控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食用油的这轮涨势呢?

业界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广东省物价协会副会长文武汉接受记者访时表示:“不排除四大粮商在炒作。”除文武汉之外,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博客)也在公开场合谈到这一问题。

有圈内人士表态:“中国粮商都在抱怨,中国粮食期货被四大粮商控制了,至少被其代理人控制。”

四大粮商是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四家公司,根据这四家公司英文首写字母,人们把它们简称为“ABCD”:ADM(ArcherDanielsMidland ,简称“A”)、邦吉(Bunge,简称“B”)、嘉吉(Cargill,简称“C”)、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简称“D”)。其中的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就属于益海嘉里集团,它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是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那么,外资是如何一步步浸透到中国食用油领域里,并掌控了中国食用油的定价权、大部分的产量和销售渠道的呢?

郎咸平在博文中说,因为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败于美国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

事实上,当时正是国内压榨行业的展时期,大豆进口量随之大幅增加。然而,大豆的定价权却在美国芝加哥期货(CBOT)。由于国际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被跨国资本操纵。国际粮商以低价购大豆,然后通过左右国际期货市场,再以高价卖出。中国企业在2002年~2004年连续三次遭遇国际粮商和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

如2003年~2004年年初,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购团购了150万吨大豆。美农业部称当年大豆收成不好,中国购团到美国,大豆期货价已达4300元人民币/吨。中国代表团在这一价位签下订单,一个月后,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

这一年,参与购的中国企业亏损达80亿元以上,一半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倒闭。四大粮商则借机收购了我国停工企业,也从此起,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

什么时候开始倡导低碳生活的?

金龙鱼食用油全部为保质期为18个月,2008年8月生产的,正好刚过保质期,如果是一直在常温情况保存的,没有过冷过热的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我个人认为可以吃 。(过了保质期不代表变质)

麻烦纳,谢谢!

如何理解中国当代经济形势

低碳行动于2007年4月首先在英国发起,至今仍是英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行动, 目前,该行动已在澳洲和美国展开,在中国和印度的行动也已开始。200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个人“低碳生活方式”。 内容: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

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至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下面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设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设了),那就是48000亿日元。

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说的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其它财团呢?嘿嘿,而且我的设还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1998年,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唯一不同的,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没有战胜财大气粗、军事强盛、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结局大家也看到了,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

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中国)“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没有民主自由,要是当时中国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向当年的日本那样因破产而跳楼自杀了!

当时的后来说过:“决定入市干预的前一晚,我坐在床头哭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害了香港,我怎么向中央向市民们交代。”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市场经济”、“民主”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了吧,知道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和优势所在了吧。

美国停手了吗?没有,因为我过综合势力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威胁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第一”的权威,近来“中国公开支持因儿子丑闻陷入困境的安南,指责美国故意借题发挥进行人生攻击。”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美国心里就不痛快了,就要整人了,现在强迫人民币升值就是消弱中国的第一步,各位明白了吗?知道为什么中央突然狂力打压上海和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那么惨了吗?央行行长在3月还是4月曾说了一件事情:“有一个40亿美元的外资在上海炒房地产,已经退出中国了这样的外资,不要也罢!”明白了吗?中国股市是一个弱势股市,很容易被美国财团利用。

中央不可能放松对股市的控制,否则中国经济将会在外资的攻击中崩溃!前段时间,也就是今年的12月初又有一个240亿美元的外资财团撤离中国上海。现在,大家对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优势有所理解了吧,知道了国家出台那么多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是多么的明智和及时了吧!

现在各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国家外汇管制、汇率控制、打压房地产、控制股市、知道为什么中国要保持巨额外汇储备,为什么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规定,为什么中国一直要求进出口贸易平衡,为什么要扩展东南亚贸易市场和欧盟市场,为什么要加WTO了。

其实中美之间的经济战争,早就已经开场了,而且来来回回过了几百招了。我们大多数网友还懵懵懂懂的只盯着台海,盯着中亚美军又多了一个军事基地。要知道经济崩溃的灾难远比一场军事战争的后果更严重。军事战争不外乎两种:即“侵略战争”和“卫国战争”。而军事上的“侵略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打垮对方的一切(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达到占领对方领土,进行掠夺和控制奴役和剥削对方的国民。

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上没有少发生,这里我就不例举事例了。而如今的美国就是以军事上的侵略战争为手段,达到奴役和剥削对方为目的的真实意图(对实力弱小的国家而言),看看如今的“伊拉克”就明白了,美国实际上是侵略占领了伊拉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以此来满足美国国内巨大的需求量;而对实力强的原苏联(原苏联拥有制对方死地的核力量),美国就只有发动经济进攻来拖垮他们,苏联的分裂就是最好的例子。

也许有的人要说,那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和当时苏联国内政策导致了原苏联因经济崩溃而解体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进行军备竞赛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当时的美国经济实力比苏联强,所以,美国胜利了而苏联解体了。现在轮到我们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没有冷战时期的苏联强大,相同点是我国同样也拥有毁灭美国的核武器,只是数量少了一点而已。那在这一轮中,就要看我国***的智慧了,建立合理的政策来规避风险,保护自己是当务之急(可喜的是,现在我国已经在这样做了)。

可是,美国也没有闲着,而且,作为经济进攻的第一步他们已经早早的迈出了,向美国“凯雷财团”这样的世界性投机财团收购中国的“徐州重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了,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控制中国的核心技术,进行世界性的技术垄断。同时乘汇率没有变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币,迫使中国央行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应付大量的货币兑换需求,为拖垮中国经济打下伏笔。这还是明的进入,暗地里的就更无法统计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不明白大量美元兑换人民币的行为与拖垮中国经济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在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大量美国财团恶意涌入中国用大量美元换取人民币之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是相对稳定的,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数量应等于我国人民积累的财富数量。

而大量的恶意的国外财团的资金涌入中国,需要兑换大量的人民币,使得国内人民币的流通数量大大超过我国人民所积累的财富数量。而这些人民币全部投入少数领域,表面上是拉动了我国的经济,使国内的消费量变大,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升。

据统计,目前在国际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有136万亿美元。其中只要有1%即1.36万亿美元涌入中国进行投机经营,按现在的汇率,我国就要发行10.6万亿元人民币。

如果人民币升值15%,他们再用手头的人民币套取美元,他们将换回1.56万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是0.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一进一出,这些投资资金多了2000亿美元,而中国这么多年充当血汗工厂所挣来存在国库中的2000亿美元一分不剩,留给中国的是当初为应付这1.36万亿美元而发行的10.6万亿的人民币。2006年中国GDP是20万亿,物品是这么多,而钱却多了10.6万亿,那就意味着所有商品都要打折到原来的2/3。恐慌情绪将在社会上蔓延,炒房者为了变现到时可能会出七折、六折、甚至三折出手手中的房子。大批市民破产,牵涉到银行破产,整个国家经济崩溃,我们手中的财富一文不值了。

到时国人乃至世界将会对中国失去信心,不再储备和使用甚至抛售手中储备的人民币,使中国的外贸活动受挫,最终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对外导致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就向40年代的通货膨胀那样一盒火柴要卖几百块。如果我国在这次的人民币汇率这件事上决策错误,那么到时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最近,国内的经济形式来看,客观的讲,形式是不容乐观的。按理说,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买到了;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式,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

新华网报道说:自2006年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报道认为,是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上升。但是,米面跟风而涨,25公斤装的富强粉涨幅达12%以上,500克大米上涨了6分钱。据了解,在上海、广州、深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涨升一遍,并持续一个多月,其中面粉、食用油的最高涨幅分别已达一成和二成。

农副产品涨价说明了我国经济在发展和提高。同时,以农副产品的涨价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给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对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因为中国农民的数量毕竟占了总人口比例的70%以上嘛。

但是,中国的这四大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涨价绝非偶然。持续7个多月的宏观调控并没有稳定房价,相反,导致房价的节节攀升。早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地产泡沫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将引发经济危机。然而,这种声音太微弱,现如今的种种迹象表明,通货膨胀正在步步逼近我们。

对比1996年的东京,19年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房价居高不下的城市,地产泡沫破灭前的迹象已经显现。试图为了一已私利而继续哄抬房价的地方,将迎来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因为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的,可能还不被官方承认,但它实实在在已经来临了。这种处在萌芽状态的通货膨胀选择了一个导致经济危机的最好时机——2007年的元旦和春节前。因此,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如果有一天方便面也开始涨价时,这场经济危机已无法遏制了。

柴米油盐、水电油汽的轮番涨价和全面涨价,对中国的富豪阶层的正常生活不构成任何影响,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也就是说,中国的高房价,间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来买单,日本的国民是花了15年的时间,香港的市民就是花了14年。那么,中国的城市居民要花多少年呢?

应对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国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一年之内升值达5%,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人民币目前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遭遇是中国汇制改革以来没有过的事,我们目前已经知道美国要干什么?但是,还由不得我们把国际市场的问题解决好,人民币在国内又是这样的尴尬。在不动产涨价的带动下,生活必需品全面涨价,形成了国际与国内两种迥然不同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市场将走向资本的过度投机。说白了,对内将加剧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对外给资本大鳄可乘之机。

如果更深层次的分析,人民币似乎是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围攻,试图将中国30来年经济发展的成果逐步蚕食。接下来,生活必需品的涨幅将进一步加剧,市民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中国的产能将进一步过剩,最后,必然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经济危机说来就来。

真正要化解这场危机,对目前的经济局势来说,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理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体制,取有力措施,坚决把房价降下来,让城市居民在房价下降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经济的力量,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也许,这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尽管已经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高房价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中国社会的破坏更是史无前例。也许现在还不必过于悲观,一切都应该有转机。谁都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问题,就象一辆出现明显故障的高速列车,轰轰隆隆往前飞奔,不知何时将会出轨或者颠覆。有经济学家预言,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届时,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那么,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发改委专家马晓河指出:我国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马晓河举例说:中国人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双鞋子,可见鞋的产能过剩多少。2006年11月23日,央行副行长苏宁也表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比较起来差别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上面两位,一位是宏观经济的专家,一位是金融权威,但指出的是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因为内需不旺而导致产能过剩,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风险,中国将有成千上万工业企业面临生存的危险。

让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如果总揽中国经济全局就可以发现,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出口,可以说这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但是,在我国的实践中是“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这是问题的表象。为什么中国人会“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呢?明知消费是生产力,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力,这是一个浅显的经济学常识,但是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布局上,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都不顾及了?

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现象:一是地方重投资,前几年表现的是“开发区”热,后来是“基本建设”热,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房地产”热;二是大中型企业重工业产品出口,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形成了生产规模,眼光都瞄准了国际市场,大到汽车,家电,小到鞋子,袜子,打火机,一古脑出口。就“投资”热而言,高房价圈走了老百姓甚至两代人的财富,还有一代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就“出口”热而言,贸易顺差继续加剧,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有经济学家分析,人民币自汇率改革以来升值了5%,现在的状况是有可能2007年一年就要升值5%,相当于前10多年的升值总幅度。那么这个后果是什么呢?许多经济学家讳莫如深,我可以大胆的告诉大家,后果就是人民币大量从不同渠道流出境,国际的势力乘机介入,甚至可以把中国贪官的钱都洗白了。

可以说,在2007年之前,只听说外国人到中国来洗钱,这个局面也将因此而改变,中国人终于到外国去洗钱了。再说得深入一点,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被别人悄悄地“盗走”了。发改委专家马晓河先生的话头上,看看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产能过剩的解决之道是刺激消费,而刺激消费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低房价。房价不降,中国人对未来的预期必将产生较大的压力而不敢消费,还有一部分成了房奴无钱消费。马晓河先生说,中国工业品利用率有半数低于50%,所以,为了减少风险,必须扩大内需。而内需如何才能扩大呢?

中国居民的消费率是38.2%,世界平均消费率是78%—79%

中国居民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十,世界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五。

两相对照,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就暴露出来,是高得离谱的房价将中国居民的财富搜刮一空,还拿什么去消费呢?所以中国人的消费率创下了历史新低。有专家预测,中国房价每下降一个点,将为市场一年增加100亿以上的消费,而中国房价从2006年前三季度的综合平均价位上,至少有30%以上的下降空间,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房价下降30%,中国市场一年将增加3000亿的消费总额,中国经济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中国民众也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相反,我国要是***的决策事物方控制不好这个局面,我国的经济将会崩溃。我们都清楚我们现在身处的国际环境有多恶劣,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一定要具备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一是军事战争,二是经济战争。

用战争手段夺取别国别人的财富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常见的。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还能看到。为了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中国一定要建设强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天军(太空部队)。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谁占领了太空这个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任何太空非军事化的想法,只能是白日做梦!

圣人说得好:落后是要挨打的!中国只有具备了彻底摧毁对手的实力,别人才不敢欺负中国。

同时,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国际交流和贸易的全球化,一场新的战争----经济战争,已经取代军事战争,成为当今世界一部分人夺取另一部分人财产的主要手段 。

19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是经济战争的一个例子。落后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受到了重大打击。国际金融炒家以经济手段达到了以往要用战争手段才能达到的目标。

在少迟一点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中,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的和财政司司长任志刚,在中国中央的支持下,用大量外汇储备干预了香港的股票市场。中国中央派出了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的扶盘行动。经过几个月的较量,香港成功击退了国际金融炒家把香港当作机的企图。那次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香港恒指变动1点,期货的买卖就会相差2.3亿港币。

香港金融保卫战虽然过去好多年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强大中国做后盾,会不会发生“八国联军”攻打香港的可能呢?毕竟香港干预香港股票市场违反了当今国际主流社会的“规矩”。

中国航油(新加坡)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损失5亿美元和一位中国国资委职员在伦敦同期投资再次被吃表明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就石油这一项,中国现在每年就要多花几百亿美元。现在是中国需要啥,国际商品市场就涨啥。可以说是“抢你没商量”。

然而,石油等商品的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并不是最严重的。真正可能对中国经济的造成严重危害是人民币汇率体系和不断高涨的房地产市场 。

我总觉得有人要以人民币汇率为突破口,搞垮中国的经济,夺取中国人民的经济成果。从要人民币升值和自由浮动的叫喊声中,我好像闻到了军事战争的火药味。

现在有一个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得说法,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由市场来决定。

难道市场是有鬼决定的吗?由市场来决定,听起来挺公平的,大家都有权。但仔细分析一下,世界上有哪个市场不是由少数人操中的呢?让人民币汇率由市场来决定,说穿了就是由他们来决定。

中国和人民一定不要忘记19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现在外资的相当一部分是埋下的伏兵。它们就等美国把中国的门撞开(人民币汇价自由浮动),把人民币捧上天,牟取暴利。

总之,中国一定要建设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强大的陆军,强大的海军,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天军(太空部队)以应对可能军事战争。同时中国一定要建设热爱国家,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竟争规则的金融“铁军”以应对经济战争。只有这样,中国的安全,人民的财富才会得到保护! 想过好日子,不破产的中国人,都来读完这个文章!想过好日子,不破产的中国人,都来读完这个文章!!想过好日子,不破产的中国人,都来读完这个文章!!!并希望广大网友将文章转给朋友,希望痴迷的国人尽快觉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