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均花费1378元, 2023款福特领裕用车成本解读

2.《新财富首席解读——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回暖支撑油价,后市重点关注OPEC+动向(建议超额配置)

3.如何解读四月车市?专家们都凌乱了

油价调整价格一览表_油价调整最新政策解读

日前,广汽丰田新款赛那Sienna上市,新车售价区间30.98-41.18万元。新车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在外观内饰方面都没有任何的变化,主要是针对配置进行了升级。新车具体价格和配置如下:

作为改款车型,新款赛那的主要变化是配置方面的升级,与此同时在价格上进行了调整。配置方面,新车新增了紧急救援、道路救援(带SRS空气囊联动)、LDA车道偏离警示系统、丰田智能空气管家以及子钥匙授权等功能。同时,部分车型换装全新的光带式尾灯组,而尊贵版、至尊版以及铂金版车型还升级为20英寸轮圈。随着配置的增加,新车的价格也有调整。其中尊贵版车型价格上涨7000元;至尊版版车型价格上涨8000元;铂金版车型价格上涨6000元。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圈正在开启疯狂的降价潮,而新款丰田赛那这波涨价属实有些任性。而且,新车除了配置上进行了调整之外,其他方面也没有任何升级。

首先在外观造型上,新款赛依旧秉持了老款车型的设计,采用了丰田最新的家族前脸。造型锋利的前大灯组与大嘴式前格栅相连接,视觉上非常具有辨识度。此外,新车的前唇还配有贯穿式的镀铬装饰条,进一步拉开了整车的视觉效果。

车身侧面线条感十足,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气息,同时使其看上去更具力量感。车尾采用了扁平设计,尾灯采用了熏黑式的异性设计。车身尺寸方面,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165/1995/1765(1785)mm,轴距为3060mm。

内饰部分同样没有任何改变,整体风格简洁,偏向家用。车内采用了全液晶仪表盘,并搭配了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12.3英寸的中控多媒体触控屏采用悬浮式设计。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2.5升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92马力,峰值扭矩238牛·米,同时配备前置永磁同步电动机,电动机总功率182马力,电动机总扭矩27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与前轮驱动。

在保养费用方面,我们抛开厂家和经销商给出的一些保养优惠政策不谈。根据广汽丰田的保养手册显示,新款赛那的首保时间为10000公里,其首保免费,之后的保养间隔为同样为为10000公里。那么,如果大致按照6年总行驶60000万公里的情况下,新款总保养费用是4610元,以每年1万公里的驾驶里程计算,平均每一年成本约为768元。作为一款售价三四十万的中高端MPV车型而言,这个价格其实并不贵了。

在税费部分,我们以2023款2.5L混动舒适版车型为例,该车的交强险为950元,车船使用费900元,商业险部分仅选择车损险和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这样的基础险种,再加上不计免赔共三种基础保险来模拟计算保险金额,该车第一年的保险总费用约为10488元。而加上车船税、交强险费用合计为12388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首个保险周期内没有发生过出险或违章的记录,次年的保费会有一定幅度的折扣优惠。一般未出险情况下计算,次年按8折计算,第三年按7折计算。

关于年度总费用支出这部分,我们按照每年行驶1万公里的里程来计算。首先是油费方面,因为新款赛那在动力配置上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参考老款赛那的实际油耗表现。根据小熊油耗汇总的真实车主油耗情况显示,其实际油耗为6.3L,参考近期上海地区92号汽油油价7.75元/L,该车一年的燃油费用约要4882元。可以看到,作为一款中大型MPV,得益于混动系统的加持,塞纳燃油经济性还是非常出色的。

其次,保险缴纳车损险与第三者责任险100万再加不计免赔的计算方式,以及加上未出险情况下,保费第二年8折,第三年7折,取三年保费的平均值,这些条件一并来计算新款每年的用车成本总计为16799元,平均每月花费为1400元。具体如以下表格: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费用并没有包括停车费、违章费、洗车费、高速费以及维修费等的一些额外用车费用,而这些费用根据个人的用车行为和用车环境都会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好了,以上就是新款赛那的产品信息和大致用车成本。那么每个月1400元的用车成本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享慢生活,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月均花费1378元, 2023款福特领裕用车成本解读

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其主要打击对象为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是否违反《价格法》?如何处罚?某网站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嘉宾:

赵鹤冲 北京市价格协会秘书长

邱宝昌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

统一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

网: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其主要打击对象为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为什么发改委如此着急?检查后如何打击?

赵鹤冲:这检查是很正常的,检查它也不是说每项在什么的话,我们都要进行检查,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说因为什么了,我们就要查。

邱宝昌:当时我为什么要给发改委致函,认为统一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呢?我认为是这样,原来看到牛奶搞南京宣言声明政府也没有声音,马上快餐店也要搞,这种做法纷纷效仿,有的是协会,有的是几家企业联合在一起讨论协商,这样我认为是涉嫌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政府应该出面制止,应该要认定它,应该有一个声音。所以这一次致函以后,我看政府的声音是很强有力的。

如果不发这个通知政府没有声音的话,这以后是连锁反应,后果堪优。今天这个协会,明天那个协会,今天这两个企业,明天那两个企业,那我们这个市场的价格秩序就非常的混乱,到一定时候调控就很难了。所以有这种苗头,应该把这种乱的苗头要扼杀在摇篮当中。

判定需要时间

网:既然涉嫌违法为什么不立即查处呢?

赵鹤冲:价格法的制定都是在国家发改委,认定是否违法有个调查取证的时间。

邱宝昌:它也有一个过程,它是不是违法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只能说是涉嫌,经过有关部门查处认定以后还能说合法还是违法,我们是建议政府来查处和认定。

网:如果是企业的单独提价,就不存在法律风险。那么如果企业分开涨价呢?

邱宝昌:只要有协商,分开不是同时,只要有协商,市场价格暗地里不是公开的,有可能是这样,不要能够查到,只要通过协商来定价。

只要你通过开会协商或者互相讨论怎么定价,这样的话即使不公开这样查处,也都是违法的,不允许的吗,但是难度大。

网:取证难度挺大的,比如它们形成一个攻守同盟那就不好了。

邱宝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你明目张胆都不查的话,那不更难查吧,只要政府有声音不允许这样,法律上是有刚性的,是有强制力的,你只要违法了就要处罚你。现在如果政府涉嫌违法都没有声音,人家不都效仿吗?如果私下里没有查到也没办法,如果查到了确实是通过私下协商定价的话肯定受处罚的。

协商定价不是真正反映成本和供求

网:近期垄断行业,比如电力行业和石油行业也纷纷要求涨价,如何看待?

赵鹤冲:这些商品的价格,管理权限都是在中央,也就是在国家发改委,地方是没有权力的,所以这一块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是调还是不调,还是应该怎么着,怎么考虑,都应该国家发改委它那儿做解释。

邱宝昌:我讲一个观点,为什么我关注方便面价格,它是食品价格,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价格一涨价,与老百姓基本消费生活有关的价格涨价容易起连锁反应,有的企业趁机哄抬物价,所以民生的问题必须得到关注。

另外,企业本身涨价无可厚非,原材料涨价了,人力成本涨价了,企业自主定价为什么不能涨价,可以涨价,涨价的理由根据什么,根据成本和供求关系。但是现在通过协商定价就不是真正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了,可以操纵价格了,你有市场垄断地位,乱用市场垄断地位、优势地位就不行了,它一串通有联盟,消费者权益就受到损害了。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了,价格和价值不相符,不是市场定价的机制,而是通过同盟谋取高额的利润的定价,必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的声音还是非常强的声音,我认为规范这个市场是有好处的。所以第一我是非常欢迎的,也非常认可的。

如何处罚?

和讯网:目前,国家法律对此类价格联盟的处罚力度非常小。之前对很多价格联盟的处理也是不了了之。因为法律虽然写着反对价格垄断,但在操作中,还没有见到任何一起价格垄断被制裁过。对价格垄断的制裁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实施?政府应该如何监督?

邱宝昌:相关处罚有,根据《价格法》40条有规定,第一没收违法所得,停止这种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严重的可以吊销执照。 至于在实际中如何执行这属于政府部门的职责了。 叶檀:不要指责日化巨头涨价

市场传闻,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商品下月将集体涨价,掀起轩然大波。从法律到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都有人提出质疑,新华社更是连发五篇文章,指责大型企业窜通涨价——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企业的道德谴责无法代替理性的分析,责怪企业涨价不如责怪全球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宽松的流动性是石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罪魁祸首。

目前为止,全球流动性仍在泛滥,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全球原油价格站稳在每桶100美元附近,而中国到现在都处于负利率状态,宽松的流动性直接导致两大结果:通胀预期挥之不去,所有与石油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全部都大幅上升。期货市场绝大部分是不交割的交易单,说明目前的石油价格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产物,而不是实体经济的真实需要。

日化产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向媒体表示:“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桶涨到了现在的100多美元/桶,石化类产品价格上涨了60%,植物油价格上涨了50%~60%,无机盐价格上涨了40%~50%,而运输物流成本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不少。”

笔者恰巧在上周与某家中型日化产品的董事长见了面,被告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50%以上,大宗的洗发水等产品如果不涨价,就是赔本赚吆喝,目前之所以还能支撑,主要是因为去年囤积的原材料消化了部分成本。可见,这一轮涨价是大企业涨价在先,随后中小型日化企业必然跟涨。

上一轮日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在2008年年中,恰好处于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通胀全面恶化之时,而现在,我们显然又看到了全面通胀的阴影。

下游的日化企业日子难过,上游的原材料巨型企业过上了繁花似锦的好日子。根据2010年年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巨头,总利润达到265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石油净利约1400亿元、中海油544亿元、中石化707亿元,涨幅分别为35.6%、84.5%和12.8%。

并不奇怪,在中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的时候,石化巨头们仍然以原油价格上涨、炼油亏损为由,继续游说成本油价格上升。上月,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发改委已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汽油价格升幅约为4.5%,柴油价格升幅约为5.0%。据某银行[12.84 -0.62% ](601166,股吧)测算,此次油价上调效应在工业生产中完全传导、释放后,将带动PPI环比上升约0.3个百分点,带动CPI环比上升约0.2个百分点。

事实上,不仅成品油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位,石油衍生品价格也在大涨特涨,如丙烯、环氧丙等产品的价格也在节节上升,直接推高了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一轮由货币流动性过剩推导的通胀已经传导到下游产业链,包括粮食、日化品等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价格都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此时,最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包括美联储、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正是这些央行不负责任地大规模货币发放行为导致全球流动性失控,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其次,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巨头,这些巨型央企存在的最大理由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经济稳定,但现实已经证明,这些企业往往在通胀预期恶化的时候火上浇油。

不指责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指责石化巨头们火上浇油,一味指责下游的日化企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无疑是杮子单捡软的捏。因为他们不敢指责央行,不敢指责大型央企,却对下游企业的价格说三道四,难道是想让下游企业扛住所有的通胀成本?如此欺软怕硬的结果是让全部的下游企业破产。

当然,我们不怀疑有些巨型企业在价格方面可能会互相通气,但在这方面法律有严格的约束,照章办事即可。《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严厉处罚就是。

发改委在对窜通上涨农产品价格的经销商进行了处罚。没有不怕发改委的商家人,除非是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

去年7月,发改委通报了山东省某经销商囤积大蒜,哄抬价格被处以10万元罚款;河南省中牟县当地冷藏保鲜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大蒜冷藏收费标准被处以8万元罚款;广东省广州市大鹏物流2号仓西一库某经销商哄抬绿豆价格,被处以2万元罚款。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操纵绿豆市场价格,被处以法定最高处罚额100万元。发改委的重拳出击让价格短期下降,但此后绿豆仍存在小幅上涨,说明除了窜通涨价之外,还存在货币与成本因素。

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企业不掌握营销渠道,窜通涨价成本极高,并且,产品替代效应强,即使大品牌窜通涨价,质量好的民族品牌就可以逢低扩大市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竞争性强的下游企业不会使出涨价的招术。

斥责企业必须分清原委,否则,我们就是在处罚市场本身,而放过了制造通胀的部门与企业。我们指责市场行为,很有可能是在为损害市场的货币与垄断行为脱罪

《新财富首席解读——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回暖支撑油价,后市重点关注OPEC+动向(建议超额配置)

2月24日,2023款福特领裕上市,新车此次推出了4款车型,售价17.38-21.98万元。新款车型在外观内饰方面的变化并不大,主要是针对部分配置优化升级,进一步强化产品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车具体变化和实际用车成本如何?

1、延续老款车型设计,增加个性化运动套件

新车的外观、内饰等方面变化不大,主要是一些细节上的改进,并增加一些个性化运动套件。具体来看,在外观方面,新车依旧采用的是多边形前格栅并搭配点阵式的中网设计,搭配车头两侧为分体式大灯组,非常时尚和辨识度。新车比较明显的改变将推出个性化套件,包括全新样式的中网,外加侧裙橙色装饰条等等,以体现年轻化、运动化特征。此外,新车尾标布局也将会有小幅调整。

内饰方面,新车同样基本保留老款设计,采用了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多媒体触控屏相连接的双联屏设计,并搭配了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配合中央通道区域的旋钮式电子换挡机构,整体看起来较为简洁,同时不乏科技感。

2、三排7座布局,取消6座版

新车车身尺寸不变,其长宽高分别为4905*1930*1755,轴距为2865mm。而在座椅布局上,新车拥有2+3+2的三排7座空间布局以及2+2+3的七座布局可选,但取消了6座布局,并针对座椅的舒适性以及内部配置进行了优化提升,带来了更好的乘坐体验。

3、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百公里油耗9.2L

动力方面,该车会继续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65kW(224马力),与之匹配的依旧是6速双离合变速器,百公里综合油耗9.2L。

在保养费用方面,我们抛开厂家和经销商给出的一些保养优惠政策不谈。在保养周期方面,2023款福特领裕的首保时间是5000里或6个月内,首保为免费保养,主要保养的项目是更换机油机滤,之后的保养间隔为每1万公里一次,大保养除了更换机油、机滤的同时还会根据需要更换空调滤芯、汽油滤芯、制动液和火花塞等,每次保养需要消耗6L机油。

从保养间隔上看,福特领裕在首保过后,都是1万公里或1年,此外,4S店可根据当地的用车环境或车主的用车情况提供更加适合的保养建议。我们以一般家庭6年行驶60000km左右为用车周期,福特领裕6年所需的保养费用大概是4186元左右,平均每年所需的保养费用约698元左右。对于一款合资2.0T车型而言,这样的保养价格相对来说并不贵了。

在税费部分,我们以福特领裕的顶配车型为例,该车的交强险为950元,车船使用费为480元,商业险部分仅选择车损险和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这样的基础险种,再加上不计免赔共三种基础保险来模拟计算保险金额,该车第一年的保险总费用约为8281。而加上车船税、交强险费用合计为9711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首个保险周期内没有发生过出险或违章的记录,次年的保费会有一定幅度的折扣优惠。一般未出险情况下计算,次年按8折计算,第三年按7折计算。

关于年度总费用支出这部分,我们按照每年行驶1万公里的里程来计算。首先是油费方面,因为新款车型和老款车型在动力方面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油耗上我们根据老款车主公布的实际油耗表现来看,福特领裕百公里综合油耗大概在10L左右。按照一年行驶1万公里,并参考近期上海地区92号汽油油价7.75元/L计算,大致可以算出福特领裕一年的燃油费用约为7750元。

其次,保险缴纳车损险与第三者责任险100万再加不计免赔的计算方式,以及加上未出险情况下,保费第二年8折,第三年7折,取三年保费的平均值,这些条件一并来计算福特领裕每年的用车成本总计为16540元,平均每月花费为1378元,比我们近日分析的星途瑶光用车成本还要更便宜一些。具体如以下表格: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费用并没有包括停车费、违章费、洗车费、高速费以及维修费等的一些额外用车费用,而这些费用根据个人的用车行为和用车环境都会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好了,以上就是福特领裕的产品信息和大致用车成本。那么每个月1378元的用车成本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享慢生活,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何解读四月车市?专家们都凌乱了

投顾点评:受OPEC+谈判破裂影响,周一国际油价涨破77美元,创近三年新高。市场的聚焦开始转向OPEC+的分歧会否扩大化,预计OPEC+产出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利空短期内还将形成下行压力,但持续时间或不会太久,OPEC+是否将在8月初既定会议前再次举行磋商,值得密切关注。从成本端来看,近期国际油价运行在70元/桶上方,尽管市场对于OPEC未来供应调整仍有猜测,但短期来看,考虑到夏季出行旺季到来,预计成品油消费将对油价形成支撑。在全球经济数据逐步回暖背景下,建议关注产业链龙头标的:中国石化(600028)、中油工程(600339)、荣盛石化(002493)、恒逸石化(000703)、东方盛虹(000301)、卫星石化(002648)、桐昆股份(601233)、万华化学(600309);给予“超额配置”建议。

风险提示: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影响

(投资顾问林旭锐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5100004)

研报来源:

研报名称:《石油化工行业:油价推动上游板块业绩提升,再次验证大炼化盈利稳定性-2021年半年报业绩前瞻》

分析师姓名:谢建斌

发布时间:2021-7-8

发布机构:申万宏源

详细内容:

原油价格同比、环比上涨,成品油价格上调:2021年4、5、6月Brent原油均价分别为65.3、68.3、73.4美元/桶,波动区间为62.2—76.2美元,2021Q2均价为69.1美元/桶,环比上涨12.7%,同比上涨106.9%,收于75.1美元/桶。2021Q2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4次,下调0次,累计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600元/吨、580元/吨。

新加坡炼油价差、乙烯裂解、PDH、丙烯酸与丙烯、煤制甲醇、聚酯产业链价差环比扩大:2021Q2新加坡催化裂化价差为3.9美元/桶,炼油价差环比增长0.4美元/桶。2021Q2石脑油裂解乙烯平均价差为274美元/吨,环比增长84美元/吨;丙烷脱氢平均价差为388美元/吨,环比增长64美元/吨;丙烯酸与丙烯价差3701元/吨,环比增长49元/吨;丙烯酸丁酯价差7259元/吨,环比收窄174元/吨;丁二烯与石脑油平均价差449美元/吨,环比增长102美元/吨。聚酯产业链方面,2021Q2PX与石脑油价差为254美元/吨,环比增长44美元/吨;PTA-0.655*PX价差为552元/吨,环比增长33元/吨;

POY-0.86*PTA-0.34*MEG平均价差1605元/吨,环比增长170元/吨。

行业重点公司2021第二季度业绩预测如下:油价上行带动上游开采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炼油盈利好转,中国石油——油价上涨释放业绩弹性,预计净利润253亿(同比增长390亿元,QoQ-9%);中海油服——受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政策及油价复苏共同利好,预计净利润7.4亿(YoY+29%,QoQ+308%);海油工程——主营业务FPSO订单向好,作业量持续提升,预计净利润3.5亿(YoY+472%,QoQ+192%)。炼化一体化企业受益油价上行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盈利稳定性,荣盛石化——浙江石化二期逐步投产,炼化一体化盈利稳定,聚酯产业链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40亿(YoY+102%,QoQ+53%);恒逸石化——文莱项目受益成品油价差扩大,涤纶长丝景气向好,预计净利润15亿(YoY+38%,QoQ+24%);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盈利稳定,PTA受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预计净利润44亿(YoY+30%,QoQ+7%);东方盛虹——聚酯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为7亿(同比增长8.3亿元,QoQ+16%);桐昆股份——受益聚酯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23亿(YoY+291%,QoQ+33%)。石油化工企业方面,卫星石化——丙烯酸及酯价差维持高位,产销量环比提升,预计净利润13亿(YoY+175%,QoQ+13%);广汇能源——受益煤制、甲醇、天然气等资源品价格上涨,预计净利润为5.7亿(YoY+47%,QoQ-29%) ;宝丰能源——公司受益焦炭景气上行,预计净利润16亿(YoY+26%,QoQ-7%)。

投资建议:1)从竞争力、盈利稳定性、产能投放一体化的大炼化角度,重点推荐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2)乙烷制乙烯的成本优势,及丙烯产业链受益角度,重点推荐卫星石化。3)油价反弹、煤化工成本优势和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宝丰能源。4)油价大幅上涨的弹性,同时从海外上游缩减资本开支、国内加大能源安全保障角度,建议关注中国石油、广汇能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油工程等。

风险提示: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影响。

栏目说明

本资讯栏目名称为《新财富首席解读》,主要内容为我司投资顾问对新财富获奖分析师的研报进行解读,是我司投资顾问对研究报告的再次加工,非新财富分析师本人解读相关公司、行业或市场,特此说明。

未来车市规模和车企数量还会减少,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增

否极泰来。

5月11日10时,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发布: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2.9万辆,环比增长36.6%,同比下降5.6%;前4月同比增速为-21%、-79%、-40%、-6%,呈现谷底V型回升态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是今年走势最强月度。他强调,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16%,SUV零售同比增长2.2%、批发量同比增长4.3%。

4个小时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如期发布月报: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月增速为今年首次增长,销量结束连续21个月下降。

与乘用车产销降幅收窄仍低于同期不同,4月,商用车产销51.4万辆、53.4万辆——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7.8%、37.7%,同比增长31.3%和31.6%。其中重型货车增长最为抢眼,产销17.5万辆、19.1万辆,同比增长48.3%和61.0%。

这些正增长让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感觉“超出个人预期”。4天前的5月7日,正襟危坐快两年的中汽协根据重点企业销量快报,提前发布4月销量预测:销量200万辆,环比增长39.8%,同比增长0.9%。

这是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21连降”后首现的同比正增长,大有一种武汉封城75天解禁后的痛快。

直播后绷紧脸的汽车厂家释然了,再也没有只报销量、环比增长的苦楚,现在有报持平、微增长、两位或三位数增长的甜蜜。

小阳春来了

中国车市每年3月出现的销售小高潮,因疫情在4月爆发。

4月29日,东风日产提前一天宣布4月销量同比正增长,达到82588辆。4月30日,红旗提前几个小时宣布4月销量14500辆,同比大增168%。卖车不到5个月的理想汽车在4月30日对外宣布,4月交付量超过2600辆,环比增长80%。

5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4月销量127000辆,同比增长13.5%。5月2日,上汽集团宣布4月总零售43.3万辆,同比增长0.5%。

长安汽车官微在5月小长假期间,分SUV系列、逸动、P L U S 、中国品牌、合资品牌,每天发捷报。4月,长安汽车销量159557辆,同比增长32.03%。其中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均实现同比增速超36%。

5月6日,吉利汽车公布4月销量为10468辆,同比增长2%,其中领克品牌同比上涨12%。同日,一汽丰田发布,4月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9%,市场份额达5.1%,提升0.7个百分点。

本以为4月乘用车增幅冠军是红旗,结果蔚来汽车5月6日公布4月交付量为3155辆,同比增长180.7%,连续两月自破月销记录。

5月7日,广汽集团公布4月集团销量为16.6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广汽本田销售7.2万辆,同比增长0.5%;广汽丰田销售6.4万辆,同比增长46.9%。

5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4月销量数据,销售新车80828辆,环比增长35%。其中,国内销售新车78804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46%。达到4月15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向汽车商业评论透露的“有可能恢复到去年4月份水平”。

江淮汽车5月8日发布快报,4月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22.28%;SUV和轿车增长。不过,MPV下降,纯电动乘用车销售3748辆,同比下降42.62%。

出人意料的是,4月8日武汉解封后加速奔跑的东风公司5月9日宣布,4月销量29.5万辆,同比增长9.1%。其中,东风日产销量8.3万辆,同比增长1.4%;东风本田销量7.4万辆,同比增长19.1%;东风风神销量5003辆,同比增长52.3%;东风风光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26.4%。

喜上眉梢的还有一些跨国公司。

沃尔沃、马自达、通用等全球车企在五一放假期间就争相公布4月在华销量同比增长好消息,这与印度汽车零售量首次为零、英国乘用车上牌量同比下滑97%、德国汽车销量下滑61%、日本汽车下滑50%相比,中国车市呈现东方红。

一个月前还在为疫情揪心的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Dr.Herbert Diess)5月5日发微博,为大众中国点赞:大众在中国市场销量4月取得超上一年同期的成绩,市场份额在此期间上升1.7%,达到21%。

相比二三月门可罗雀,四月以来多地多品牌汽车经销店门庭若市。

“东风本田因4月供货不足,比去年同期少卖30%,5月供应恢复正常,与去年同期持平。”从英国归来的南京某经销商集团投资人周先生5月9日说。

刚刚经历海内外冰火两重天、20年车市冰火两重天的周先生补充说,本公司销售5月开局不错,小长假期间东风本田卖了62台,完成5月目标充满信心。

东风风神齐齐哈尔年隆专营店董事长齐秀勇向汽车商业评论介绍:4月卖30台,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在本市自主品牌市占率从去年第八提升到现在的第五,仅次五菱、长城、长安、一汽。

“我们的店的销售情况在恢复,4月销售103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郑州大展红旗体验中心总经理李慧燕说。

在北京北五环一家一汽丰田经销店,汽车商业评论获悉他们4月销量100辆,而去年同期120辆。5月销量目标为120辆,年销量保持不变。到店人流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85%,平均每天60组左右。

与它不远的一家凯迪拉克经销店4月销量100辆,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店内人流已恢复正常,目前店内促销力度加大。

北京海淀区一家宝马4S店销售人员告诉汽车商业评论,1月销售60多台,3月销售30多台,4月算上二级网点,卖车100多台。去年4月也是这个量。

是报复性消费吗

2月和3月还惨兮兮、冰封的车市,为何到4月变得笑嘻嘻、小阳春?4月销量同比增长是偶然还是必然?

陈士华分析,4月汽车整体增长主要是商用车正增长拉动,乘用车还是负增长,而且去年4-6月,国六切换,同期基数低。其次是疫情好转,2-3月受疫情影响不能复工复产,4月终端去库存较好。“这不能说销售已经正常,如果连续一个季度产销保持增长态势,可以判断车市真正回暖”。

4月车市复苏是补充性还是报复性消费?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市场终端对此看法不一。

“从四月和当前来看,补偿性消费和报复性消费这两个因素都有,报复性消费相对是主力”。崔东树接受汽车商业评论提问时说,豪华车三四月持续爆发性增长,4月同比增长16%。

他认为,疫情期间受到影响的消费,疫情之后得到合理释放。从疫情对财富影响看,中低收入阶层受到冲击巨大,影响购买力,而高收入阶层受到冲击比较小,他们的消费本来是丰富多彩的,疫情影响海外游和其它活动,购车能力反而更强,对车的需求档次也更高。

大众汽车集团客户行为发现报告中说:中国过去几个月,因疫情而无法前往经销商店购车的客户此时正踊跃地前来光顾;关注高端车型的客户比其他客户更快地恢复购买计划,因此高端和豪华车型销量恢复得更加迅速。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报复性消费在4月消费明显,复工复市补库后,消费自由反弹,但到5-6月反弹力度有多大,还不好判断。

“报复性消费不可能,国家政策可能还会有,但不可能回到10年前金融危机后政策刺激车市时情况。那时候汽车是刚需,现在是改善型消费、升级型消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如是说。

他认为,疫情在打击的并不是某个产业,重要的是消费信心,当消费者没有信心了,你给他开最低工资、保障性工资,他哪来的信心消费。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没有报复性消费,4月消费结果是2-3月抑制性消费的释放,是市场自发的消费。

如果还有更大刺激政策,全球疫情快速控制好,他判断全年车市比协会“乐观预测同比下降15%、悲观预测同比下降25%”好些。后面的不确定性很大。

“我感觉不是明显的报复性消费,因为在购买者中,新购车者明显多于置换者。今年汽车行业形势不容乐观”。河南郑州大展红旗体验中心总经理李慧燕说。

她认为,4月销量的增长,和二三月份的消费积累释放有关,红旗销量大涨的主要是全国的经销商增加、车型增加、客户关注度提升、品牌力增强等因素综合的结果。

5月5日,迪斯在微博说,中国每10位新车主,就有6位是首次购车车主,正是他们带动中国新一轮购车潮,他们实现拥有一辆车的梦想,也在疫情完全消退之前减少乘坐公共交通而带来的潜在感染风险。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认为近期车市火,一是国家和地方采取很多措施推动汽车消费,二是大家通过疫情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性,希望单独出行,这推动了汽车的阶段性销售增长。他更看好未来5到1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

马太效应

南京某汽车经销商集团投资人周先生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当前车市火热是防疫刚需牵动、油价下跌拉动、疫情迟滞消费带动,客户在购买选择时还是认同品牌,强势品牌比弱势品牌销量大,合资品牌要比自主品牌销量好。他已不再代理自主品牌销售。

这也是让陈士华忧心的地方。中国品牌乘用车在4月销量53万辆,同比下降9.4%,市场份额下降到34.6%,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这是2014年7月以来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最低点。

许海东补充,4月份释放的部分购买力,流向了合资品牌,这也成为德系、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上升的主要原因。

4月汽车零售,豪华车同比增长16%,主力合资品牌增速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下降13%。其中奇瑞和比亚迪销量均同比下降15.9%;海马汽车销量1376辆,同比下降48%。

崔东树认为,车企零售分化越加明显,部分中小车企生存艰难。主力厂家零售表现与同期排名有较大变化,长安、吉利、红旗等自主厂家零售较强。

这是否意味着车企马太效应加剧?

正在进行的“贾可行”采访的多位汽车中国自主、合资车企老总认为:未来的车市规模、车企数量还会减少,两级分化更加明显,头部通吃、尾部饿死,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增加。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Dr. Stephan W?llenstein )认为,新冠疫情这场危机将促成市场重新洗牌,优秀的品牌将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中汽协数据显示,1-4月,排名前10的汽车集团销量513.2万辆,同比下降30.7%,低于行业降幅0.4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89.1%,高于同期0.6个百分点。

陈士华认为,疫情是否加速车企分化趋势还要观察,要看各地落实中央刺激消费政策和全球疫情的控制情况,要看欧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工情况,因为中国汽车的芯片还靠进口,6-8月是关键期。

多位一线经销商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说时表示,“后面真的不好说”,“疫情打破格局”。

北京北五环一家豪华车经销店市场经理表示,他更担心大家可支配的收入减少、购买欲减弱的现状。这家店4月销量40辆,去年同期是80辆,最好时达100辆。目前人流量恢复到70%,平均到店人数20组。“促销力度加大了,要活下去,销量已不是第一位目标”。

汽车商业评论在对北京、南京、郑州、齐齐哈尔等城市经销店采访发现,国产特斯拉月销过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发布、中央和地方一系列车市新政向电动汽车倾斜,一些合资品牌真正开始重视电动汽车的销售。

北京北五环某日系专营店已开始将特斯拉、小鹏和蔚来看成竞争对手,针对销售人员加强对这些竞品进行拦截话术培训。销售经理表示,对卖电动汽车有信心。?(ABR记者张霖郁?钱亚光?涂彦平对文本有贡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