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金融危机黄金是涨还是跌

2.08年的股市是熊市,为什么以前看中央二套那些人都说是慢牛?

3.08年铜价大跌开始时间

2008年石油最高价_08年石油价格走势

你好!2008年黄金最高价出现在3月17日,伦敦现货金价格1032.09,国内价格234.00。2008年度平均价格:1克黄金=177.71元人民币。

黄金价格按重量计算。在贵金属和宝石市场中有几种称重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个金衡制(TROY)盎司约等于31.10克;而一个常衡盎司约等于28.35克。 这个价格为每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金价的上扬会影响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价格。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政治、经济汇市、欧美主要国家的利率和货币政策各国央行对黄金储备的增减、黄金开成本的升降工业和饰品用金的增减等都对其的走势均有影响。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金价走势进行相对基本的判断和把握。

《资本论》:“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说明了黄金的投资属性,黄金成为长期以来都集中所有全力投身FXCM环球金汇平台黄金、股指CFD交易行业中,黄金投资每个月高达三百亿美金成交量,说明它是一种独立的,黄金投资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投资保值和双向交易的产品,炒黄金亦可模拟交易,所以投资市场中存在着众多不同种类投资黄金类型。金价上涨经历过以下几次:

1、2009年金价上涨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原先买入黄金以求避险的机构不得不大量抛售黄金来获得流动资金,黄金价格八九月份出现暴跌。不过随着各国紧急救援措施的出台,黄金价格开始随后在08年年底至09年开始明显上涨。虽然黄金通常被视作避险工具,但当危机发酵到一定程度时,黄金也会成为被抛售的资产之一。

2、2012年金价上涨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不得不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因此连续几年贬值,黄金走强,2012年金价创下1920.8美元/盎司的纪录高位。

3、2016年金价上涨

2016年受英国脱欧、美元指数和全球股市走弱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升温,黄金的避险功能凸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买入黄金,黄金价格猛涨近25%,2016年可以说是黄金白银的小牛市。

08年金融危机黄金是涨还是跌

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1.金融业与对外贸易: 影响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影响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影响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金融危机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影响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2.企业: 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而大企业影响不大。 首先,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本来就很困难的融资更加是难上加难,基本上是无法融资了; 再次,是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产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了小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生存的机会会变小。 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几乎是灾难。由于国外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升,将会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工资下降以致失业。 对高科技密集型企业来说影响不大。 3.经济走向: 此次危机将给中国带来许多方向性的迷失。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尽管有过这样那样的波折,但总体而言还是非常顺利。因为中国经济明显落后西方,所以跟在别人后面模仿、效仿要比自己开创容易的多,成本小得多,效率高的多。现在“火车头”坏了,后面的车怎么走?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游戏怎么玩?这些都是中国现在和未来将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4.经济地位: 从短期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很多是实实在在的损失。美元大幅度贬值,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受到严重的损失,我国外贸出口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从长期和全球角度来看,如果危机最终得以解决,没有引发新的世界大战,相对而言,中国应该会从这次危机收益更多一些,也就是说,在世界经济面前,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地位将明显加强。 5.人民生活: 物价会有所下降,因为经济如果萧条了,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们消费能力下降,产品价格也会回落 。 中国经济或在今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

08年的股市是熊市,为什么以前看中央二套那些人都说是慢牛?

涨。黄金具有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可以抗通胀保值。在经济危机时期,信用货币的风险太大,容易出现信用危机,所以大家都选择投资黄金。因为黄金储备有限,供小于求,价格自然上涨。

扩大数据

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实际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即实际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导致物价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其本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供给远小于需求)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原因是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运动。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原因是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超过流通所需的货币量时,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这个理论总结成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与货币贬值不同,总体通胀指的是特定经济体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指的是经济体之间货币相对价值的下降。前者影响在中国使用的货币的价值,后者影响货币在国际市场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经济学中的争议之一。膨胀的商品指的是“钱”

当一个经济体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持续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说这个经济体正在经历通货膨胀。按照这种解释,如果只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那就不是通货膨胀。只是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继续上涨。

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通常,经济学家公认的概念是:在信用货币体系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经济的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一般来说,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量,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通货膨胀。

定义中的价格上涨并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不是价格水平的暂时提高。一般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或一定时期内货币价值的持续下降。

08年铜价大跌开始时间

尽管本周大盘出现的剧烈震荡,甚至出现破位走势,但是我对未来仍然不悲观。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发生质变,已经不是2001年的股市,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中国股市已经能够反映经济的发展,中国股市出问题一定是中国经济本身出了问题。从中国经济来说,预期未来的几年仍能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目前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也是为了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是有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一个国家处于通货膨胀期正说明经济发展强劲,通涨很少出现熊市,因为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企业赢利最好的时期,我国只要不出现连续的恶性通货膨胀,通涨本身就是造就牛市的机会,因为在通货膨胀期利率都是负值,你存款都是受损失的,在我国投资渠道很少,投资于股市虽然风险大,但是只要你坚持价值投资,我想还是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也是没有错误的。

目前中国和美国不是一个经济周期,美国由于次级债的影响,导致股市已经创出了最近的新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发展趋势是向上的。历来这个时期都很少出现连续的下跌,即使熊市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2季度的行情并不悲观。对于半年报怎么看呢,我找了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供大家分享。

投资收益催肥的年报要小心

2008年半年报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上市公司因投资收益而业绩大增,比如近日两面针就突然把业绩从预增50%一下子提高到1860%。细看原因,才知道这是由于其卖出了中信证券1000万股股票所致。但以这种方式出现的业绩增长能够持久下去吗?显然不能。所以,如果按照这种每股收益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再低也不能轻易买入,谨慎操作才是张开双手接住年报行情"红包"的三条途径

本周出现大盘短期休整,但年报业绩浪行情仍在逐步展开,公布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如九芝堂及部分具有高送转预期的中小板部分股票新高迭创。目前来看,春节前政策面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年报较好的预期将封杀市场整体下跌空间,板块和热点频繁转换的机会仍在。春节前后,2007年业绩超预期增长、高分红和高送转预期是年报行情最大的看点和最重要的投资线索。目前阶段,投资者应从以下三条线索把握年报"红包"行情。

一、关注"现金奶牛"公司

进入4月份之后,上市公司即将进入分红,首先重点关注具有分红传统的行业的重点公司。因为分红多少,除了受公司经营业绩、流动资金等影响外,还与公司的股息政策有关。从近三年上市公司分红情况看,分红较高行业集中在钢铁、有色、机械、煤炭、高速、医药等行业。目前,应尤其关注有产品价格上涨预期的煤炭、农业、化肥、水泥和家电类公司中相关的有高分红预期的公司。而低估值、高分红主要体现在钢铁、有色、高速和银行板块中,尤其是具有传统高分红习惯的防御性板块高速股,估值低估再加上较高的分红预期,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如现代投资和皖通高速等。

二、收获季节关注股改分红承诺

随着年报的亮相,上市公司业绩浪将渐次展开,股改承诺分红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统计显示,共有1家公司在股改中明确了2007年度的分红承诺,其中,47只股票承诺分红金额不低于2007年净利润的60%,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有151家,70%以上的公司有16家。投资者应重点关注"股改"中具有分红承诺的公司,承诺分红企业最多的行业,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机械、医药、化工、房地产。从股改分红承诺的行业分布看,可供分配利润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钢铁、交通基础设施、电力、有色、汽车,一些业绩优良的公司分红收益将相当可观。

把握存在分红承诺红包的投资机会,除了要关注承诺分配比例的高低,还要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过往分红风格,年报承诺高分红、业绩优良且具有高成长性,并且每股资本公积金及每股未分配利润均较高的公司可关注。另外,股价涨幅不大的股票,如大冷股份、漳泽电力和黑牡丹等也可以逢低关注。

三、策略性关注有高送转预期的高成长股

高送转是年报行情中最大的"红包",但只有那些真正具备高成长性和送转预期的个股才具有长线投资价值。我们要寻找受惠于国家农业政策的相关个股,如化学原料、肥料、农药制造公司中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企业。由于预期作用和提前炒作,在年报披露前中小盘股的机会颇多。尤其是在相关的细分行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及持续高成长性的个股,无疑将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一些新上市的优质新股,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陆续竣工投产,未来的净利润成长趋势较为清晰可见,因此,此类个股的高比例送转增股本的冲动也相对强烈,投资机会明显。特别是每股的净资产和资本公积金的水平较高、成长性突出、2007年年报预增的高成长公司如御银股份、方圆支承和宝胜股份等。

除此之外,在半年报期间还是应积极参与高比例分配的中小盘优质股。那些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募集资金带来产能规模扩展和业绩释放,尤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是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的重点。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铜价暴跌,至12月探底1.25开始回升,两年时间2011年2月涨至近十年高点4.491,涨幅2.59倍;2020年1月开始受疫情影响铜价暴跌两个月,到3月份探底1.3开始回升,截止目前铜价恢复到6年内的高点3.29左右(2014年3月份以来)。目前国内经济在继续恢复,海外疫苗的辉瑞公司已经特别申请,预计全球经济将开始反转,铜需求量将继续扩大。

:

金属的定价逻辑

期货价格反应了远期市场的供需平衡预期,所有其他变量,包括流动性、风险偏好、 汇率、 利率等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供需,从而影响商品价格。

如果平衡表显示某种商品过剩,则价格会下跌,以促进开工率的下降、产能的退出和供应的下滑,同时刺激需求的增长;反之商品短缺则价格上涨,以促进开工率的上升、 新产能的投放和供应的增加,抑制需求的增长。

有效市场说认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价格走势当中。技术分析的鼻祖道氏理论也认为市场提前消融了对价格有影响的一切信息,每一位参与者的希望、失望与经验,都会反映在价格波动之中。

但很明显,商品的基本面研究者并不认同价格提前反映了一切。如果价格包含了所有已知和未知信息,平衡表就不会显示某种商品不平衡,因此市场存在定价错误。

平衡表能解决价格是否合理,并判断价格大致方向,但依然解决不了精准定价的问题。 要想准确定价,还需要确定两个东西,一是总需求,二是产能的成本曲线分布。如果能够准确预测总需求,则满足最后一单位需求的供给成本既是商品的均衡价格。

当需求大于运行产能时,价格上涨,涨幅和时间与库存大小以及产能扩张速度相关;当需求小于产能时,价格是让过剩产能出清时的均衡价格